壮大村集体经济看鄱阳县鄱阳镇如何走出脱贫
2023/1/17 来源:不详免费腾讯视频平台vip账号 http://www.jpm.cn/article-123588-1.html
编者按: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向广大网友展示江西各地干部群众扶贫脱贫奔小康过程中的鲜活故事,展示赣鄱大地脱贫攻坚奔小康工作取得的喜人成绩,中国江西网开展了“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采访活动,中国江西网记者走进机关乡镇,深入乡村社区进行实地采访。
近日,中国江西网上饶头条采访组走进鄱阳县鄱阳镇,向网友讲述鄱阳镇如何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
中国江西网/上饶头条客户端讯记者刘勇报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鄱阳县鄱阳镇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政策引领、组织协调、示范带头等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因地制宜实施村集体经济增收办法,助力脱贫攻坚。目前,鄱阳镇有15个村已有14个村实现村集体实体经济“破零”,其中道汊、江家岭、任家、小路口等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剩余1个村正处于“破零”工作筹备、攻坚等阶段。
任家村智慧停车场(刘娟摄)任家村智慧停车场(刘娟摄)
“去年任家村还是一个村财政零收入的‘空壳村’,只能靠转移支付,村干部的积极性不高,没能想到现在村集体收入能达70万元,现在大家干劲十足啊。”鄱阳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陈秀玉告诉记者。这一切还要从年9月说起,鄱阳县交警大队利用交通优势,投入60万元,在任家村建设占地50亩的停车场,并委托专业公司进行管理,公司每年为村委会盈利70余万元,其中60万元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10万元用于贫困户分红,自此,任家村可支配村财政实现了从零到70万元的大飞跃,彻底脱掉了“空壳村”帽子。
“任家村停车场既解决了鄱阳县城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文明县城的渣余土车管理难题,也解决了施工车辆以及交警部门罚没车辆停车难的问题,同时为村集体经济迎来了发展机遇,是一举三得的好事情。”陈秀玉向记者介绍,“停车场的入驻也融入社会力量把企业引进来,现在物流分拣中心和汽车质检中心已经入驻装修了,快递分拣的工作不会很难,很多是体力活,正适合贫困户就业,就分拣中心这一项就可以解决多人就业,目前停车场到岗到位的就有5户贫困户。”
小路口村租赁店面(刘娟摄)小路口村租赁店面(刘娟摄)
小路口村租赁店面(刘娟摄)小路口村租赁店面(刘娟摄)
小路口村发挥城中村区位优势,通过集体租赁店面、办公楼,发展资产经营型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最初的6万多元增长到现在21.6万元,“年开始村集体经济就有20多万元了,现在我们的村集体固定资产就有将近0万元。”村支书程学锦笑着告诉记者,“做产业有时候还会亏损,但是我们房屋出租就很稳定,这是实实在在的收入。现在村集体经济提高了,村里的道路破了、窨井盖坏了我们都能及时修好了。”
江家岭垂钓基地(刘娟摄)江家岭垂钓基地(刘娟摄)
在距离镇中心7公里的江家岭村又是另一番景象,绿油油的秧苗随风摇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村支书江寨然指着前面的稻田告诉记者:“年我们将亩稻田承包给了种植大户种植水稻,农忙的时候这里每天要招工70至80人,其中贫困户有20多人,每人每天有元的收入。”除此之外,该村还建设起了垂钓基地,“我们村是县公安局挂点的帮扶村,去年县公安局就给我们投资了万建设垂钓基地,今年我们承包给了养殖大户,一年有8万元的租金收入,现在鱼苗已经放下去了,不久就可以营业了。”江寨然表示,“现在村里固定的收入都有16万元,还想继续拓宽门路呢。”
“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财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下一步我们将在维护好现有收入来源基础上,继续挖掘增收潜力,让群众享受更多‘红利’,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真正实现乡村振兴。”陈秀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