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无悔奉献江西这一家四代六人从教

2023/2/25 来源:不详

北京荨麻疹哪家医院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20324/10490515.html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李运辉报道:9月10日,是我国第37个教师节。教师节前夕,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记者通过采访九江市濂溪区第一小学教师刘颖,了解到了他们一家四代,六位教师薪火相传、无悔奉献的故事。

刘颖一家有6位教师,教龄加起来有余年,从破屋当教室、木板当课桌,到如今的“智慧校园”,刘家四代见证了我国教育的变革。9月10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教书育人,代代相传,刘家的接力棒正式传承到第四代,今年9月,刘颖的侄女通过考试也进入教育系统,目前在鄱阳县高家岭镇从教......

第一代教师:爷爷20世纪40年代私塾从教

全家福

新中国成立前,刘颖的爷爷一直在私塾、学堂当教书先生,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公办小学当教师。在刘颖的记忆中,爷爷戴着一副黑边大框眼镜,抽着长烟斗,特别喜欢看书,每次都看的非常入迷,常常忘记奶奶交代的事情,惹得奶奶一通骂。

“爷爷领薪水的日子,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绝大多数的薪水是要交给奶奶当做家用,当然每次都会给我们孙辈的孩子们买点兰花豆、小糖果等,然后叫我们一字排开,一粒粒分到手上,得到零食的我们往往一个星期都还不舍得吃完。”刘颖告诉记者,那个年代爷爷的工资要养活4个儿子、2个女儿,温饱问题都不能保障的情况下,爷爷依然坚持他的初心从事教育,严格要求每一名学生,教好每一位学生。

第二代教师:父亲20世纪80年代从教

(刘超汉在九江市马影镇中心小学为学生上课)

年,刘颖的父亲刘超汉从爷爷手里接过教师的接力棒。“他见证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也见证中国教育的发展改革、见证国家对教育、对教师的重视程度。父亲亲身经历从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经历农村教师提升学历、提升教学水平;也经历了农村家庭开始重视教育的阶段,深刻理解教育是阻断贫困的重要手段。”

刘颖回忆,在学校的父亲是威严的、不可抗拒的,记得小时候,有次刘颖上课分心,父亲直接走进教室在她头上磕了一个包。“在家,父亲是慈爱的,那时父亲的工资不足以维持家用,父亲会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工地打零工贴补家用。他特别重视子女的教育,也正是有父亲的坚持和付出,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父亲对教育的坚持、对学生的负责,也影响十里八村的人,邻居家的女孩不再早早辍学外出务工,而是坐在干净明亮的教室里读书。”

第三代教师:刘颖兄弟姐妹三人年开始从教

(刘颖九江市濂溪区第一小学)

(刘叔军宜春市芳溪镇中心小学)

(刘凡宜春市丰城曲江小学)

年至今,刘家的教师接力棒再次传承到刘颖一辈,刘颖、刘颖堂姐、刘颖堂弟三人先后通过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进入教育系统,分别在江西九江、宜春等偏远农村任教,用实际行动坚守在三尺讲台、坚守在教育的第一线。

刘颖告诉记者,正是因为他们来自农村、受到淳朴家风的熏陶,更加知晓农村孩子对教育的渴望,知晓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他们对教书育人有信仰、信念、信心,才会一代代走下去,为着同一个目标,从事同一个职业。

第四代教师:侄女年9月光荣成为一名教师

年9月,刘颖的侄女通过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进入教育系统,光荣成为一名教师,并在鄱阳县高家岭镇从教,至此,爷爷的教师接力棒已经传了四代。

刘颖表示,正是有了爷爷和父亲的影响,“择一事,终一生”,成为刘家祖孙四代共同的选择,四代人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早已深深融化在这个家族的血脉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6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