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准备,衔接有度鄱阳县第二幼儿园幼小衔
2022/6/4 来源:不详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 http://m.39.net/pf/a_4784140.html
科学过渡衔接无痕家园同行
幼小衔接
大班的幼儿还有几个月就要进入小学,踏上新的人生旅途。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幼小衔接的话题。
01
幼小衔接的意义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幼儿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这个阶段也是处于人类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过程中所要经历的三次环境转换的第二次转换期,由此可见,幼小衔接对于幼儿意义重大。
EDUCATION
02
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就是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吗?
当然不是。
由于外在环境、教育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因素的不同,注定了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质的不同。
幼小衔接的关键不在于知识的衔接,核心是该年龄段幼儿怎样有效的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实现幼小衔接,为后续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家长也需要做好过渡期间的准备:调整好心态,调整教育方法,提前安排好接送人员,加强对孩子安全意识的培养。
EDUCATION
03
幼小衔接,“接”什么?
教育部去年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主要是以下四大方面:
一、身心准备。向往入学,有良好的情绪,喜欢运动等。
二、生活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参与劳动,增强安全防护能力等。
三、社会准备。会交往合作,诚实守规,有任务意识等。
四、学习准备。好奇好问,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等。
EDUCATION
04
幼小衔接应该准备些什么?
01
良好的作息习惯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十分重要,家长要科学、合理地帮助幼儿安排好一日作息,可以和幼儿一起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并按时间表完成各项活动。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呢?
1.作息时间要切实可行,每个时间段要有具体内容,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对幼儿执行时间表的过程进行督促,完成情况好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完成得不够好要耐心指出,帮助幼儿找出原因,改正行为。3.家长要带头按作息时间表生活、工作、学习,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感染、影响幼儿,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02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独立性的培养虽是老生常谈,但对于幼儿顺利开启小学生活真的很重要,幼儿必须要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打扫卫生等生活技能,这些也是幼儿能够信心百倍、开启新一段学习生活的基础。
03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小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让幼儿爱读书、勤读书、乐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幼儿的一生发展至关重要。
亲子阅读小技巧
1.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幼儿用书,书的选择很重要。2.注意阅读过程,着力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3.每天至少要有个固定的阅读时间。4.从几个字、几行字开始逐步成长,慢慢增加。让幼儿感觉有熟悉感,从而喜欢它。
好书推荐
适应小学生活
勇敢表达自己
04
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很多家长认为,幼小衔接是让幼儿多学点小学的知识就可以,但是如果方式不对,会丧失幼儿的学习兴趣,反而得不偿失。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家长可以巧妙的将幼儿的学习内容融合到游戏以及亲子共读中,让幼儿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05
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
和幼儿园相比,小学需要遵守的规则更多,一个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进入小学以后,会很难适应小学生活。所以我们经常会在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发现有上课坐不住的孩子,抛开病理的原因(比如感统失调等),很多出现这种情况的孩子是因为学前阶段没有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没有给孩子明确规则,过于迁就纵容孩子,导致孩子行为随性,为所欲为。而一个行为随性,为所欲为的孩子,即使会算三位数以上的加减法,会认很多字,也还是会成为让老师头疼的学生,家长也可能因此被频频约见谈话。
06
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孩子的交往能力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常常和同龄的小伙伴玩耍嬉戏的孩子,自然而然就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相处。而由于自身性格的原因,有一些家长不怎么带孩子外出玩耍,孩子上小学之前除了上幼儿园和上课外班就是回家自己玩。这样在孤独中长大的孩子,进入小学以后会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容易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要么一言不合就动手,要么性格孤僻不合群。无法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对孩子来说,比学业暂时落后更让他们难受。
EDUCATION
05
我们怎么来进行幼小衔接?
一
对孩子进行“摸底”自查
家长可以通过观察、谈话等方法全面了解孩子在心理、情感、自理生活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以下问题可以帮助您分析、了解孩子的情况:
1.孩子是否对入小学充满期待与向往?
2.孩子是否能与周围同伴友好相处?
3.孩子是否能同时记住两个或三个任务,并执行这些任务?
4.孩子是否能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人的姓名、电话号码?
5.孩子是否能独立完成系鞋带、戴围巾、收拾玩具、整理书包等事情?
6.孩子是否会照顾自己,如:主动饮水、根据冷热穿脱衣服、独自按时睡眠?
7.孩子在解决不了的问题面前有什么表现?能否主动请求帮助?
二
给家长们的建议
1.家长跟孩子多聊聊小学,引导孩子了解小学的格局和相关的功能室及设施设备,讲讲小学生的事情。
2.带孩子到自己即将踏入的小学看一看,了解小学周边环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