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鄱阳县 > 鄱阳县美食 > > 鄱湖抗旱记

鄱湖抗旱记

2023/6/16 来源:不详

将希望凿入地下,期待“水龙”腾空而起;将目光投向天空,等待一场甘霖倾泻而下。

追着水跑,追着云跑,心里系念着的,是田里的庄稼,是人间的烟火。

随着旱情的延续,极端干旱带来的灾情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9月17日至20日,新法治报记者一行,环绕鄱阳湖,辗转多地,看到很多感人的抗旱画面和动人的抗旱故事。一幅入地上天的立体抗旱画卷在赣鄱大地上徐徐展开。

引水入渠(图/记者徐国亮)

将装弹箱抬上作业车(图/王琨)

追逐着水流,跑向自己的田里

9月18日17时30分,在鄱阳县莲湖乡莲北圩龙口电排站,种粮大户李建民早来了半小时,为的是赶在与前一班“守泵人”交接时,先上土坝看看,仔细检查水泵的抽水情况。

土坝上,正在进行抽水作业的水泵有四台,源源不断的水从泵口喷涌而出,流入事先挖好的水渠。这些水很快会流入田间地头,滋润农作物。

自7月下旬以来,鄱阳湖水位迅速下降。莲南、莲北圩田块地势落差较大,无法通过圩堤闸口对圩内进行供水,农作物得不到灌溉,造成全乡近4万亩圩田不同程度受灾。

8月,莲湖乡政府启用所有提灌设施,并保证各提灌站24小时不停歇。在那之后,该乡的种粮大户便自发成为“守泵人”。

“守泵人”三天一班,24小时巡守,更主要是防止突然停电无法作业、水泵没水抽被烧坏等情况发生。

一开始遭遇旱情时,不少种粮大户们尝试自救,可是收效甚微。“种粮大户们将缺水的情况反映之后,乡政府很快就决定安装机组抽水入渠。”种粮大户毛国鹏回忆说。

“从乡里决定将水泵安放在龙口电排站到出水,总共花了36个小时。”莲湖乡政府人武部部长杨建业说。

“水泵装好之后,水出来的那一瞬间,我们的第一念头就是:稻子有救了!”李建民忘不了来水时的兴奋,“有20多个汉子激动得丢下手里的工具,追逐着水流,跑向自己的田里。”

“全乡共有19个这样的水泵,现在基本能保障我们乡的农田灌溉用水了。之前几乎每天都有种粮大户打电话给我,希望帮忙供水。”杨建业说。

说完,杨建业打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52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