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一个县,人口仅16万,地处两省交界
2024/1/26 来源:不详安徽省,简称“皖”,省会合肥。清朝康熙年间,安徽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在地理位置上,安徽省东邻江苏、浙江,西连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与山东接壤。作为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安徽省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截至年底,安徽省下辖16个省辖市,7个县级市,54个县,44个市辖区。其中,就绩溪县来说,人口仅16万,为安徽省人口最少的县之一。作为古徽州六县之一,绩溪县地处安徽、浙江两省的交界处。一首先,绩溪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现隶属于地级宣城市。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新安。徽州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府治在现歙县徽城。在地理位置上,绩溪位于皖南山区,地处黄山山脉和西天目山山脉结合带,长江水系与钱塘江水系分水岭,东与临安市交界,北与宁国市、旌德县毗连,西与旌德县、黄山市黄山区及歙县接壤,南与歙县相邻,也即地处安徽、浙江两省的交界处。就绩溪县的历史来说,春秋时期,该地区属吴国的疆域。二到了战国时期,今安徽省绩溪县一带成为楚国的疆域。公元前年,秦始皇嬴政剪灭六国,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宣城市绩溪县一带属会稽郡。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该地区为歙县地,汉元狩二年(前年)属丹阳郡,治在宛陵(今宣城)。东汉建安十三年(年)属新都郡,治在始新(今淳安县)。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绩溪县一带成为东吴的疆域。晋太康元年(年)改称新安郡,治仍旧。公元年,南朝梁从歙县分出部地区设立良安县,属新安郡,今绩溪县一带属之。三公元年,唐朝废良安县,仍归歙县。公元年,唐朝正式设立绩溪县,属江南西道歙州。由此,对于绩溪县这一建制,始于公元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景福元年(年),绩溪县隶歙州,五代十国时,绩溪县先属吴国(杨行密),后为南唐地。公元年,也即北宋建立后,绩溪县属江南西路歙州,至道三年(年),属江南路歙州。公元年,绩溪县属江南东路歙州。宣和三年(1),改歙州为徽州,以绩溪徽岭、徽溪而名。公元年,也即元朝建立后,绩溪县江淮行省徽州路。四最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绩溪县属中书省徽州府。永乐元年(年),绩溪县属南京直隶徽州府。清顺治二年(年)九月,绩溪县属江南省徽州府。康熙六年(年),绩溪县属安徽省徽州府。年,绩溪县属安徽省芜湖道。年,绩溪县直属于安徽省。年11月27日,绩溪县划属宣城地区。年6月25日,宣城地区改为地级宣城市,绩溪县属之至今。截至年底,绩溪县总面积达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6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文/情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