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读之如入画卷,心生欢喜的一首经典满
2024/12/4 来源:不详刘炳是明代诗人。洪武初年,向明太祖献书进言国事,得朱元璋任用,历任中书典签、大都督府掌记、东阿知县等职。今江西省鄱阳县鱼山镇义城村人,据传村中有一座朱元璋御笔亲题的“开国功臣刘彦昺”木牌坊。出身书香家庭,工诗,为明代江西诗派代表人物之一,著有《春雨轩集》,收录在《鄱阳五家集》(另有黎廷瑞《芳洲集》、吴存《乐庵遗稿》、徐瑞《松巢漫稿》及叶兰《寓斋诗集》)中。刘炳因病归隐故乡之后作有一首代表作《满江红》,用于赠送友人徐宗周之用。这首《满江红》描写了一幅悠闲自在、新鲜自然的田园生活画卷,传达出刘炳一种厌倦俗世纷争,但求平淡安逸生活的人生态度,词情轻快,语言跳跃,令人读之如入画卷,心生欢喜。满江红·寄水北山人徐宗周抱柴门、一溪寒玉。山万叠、青林当户,白云连谷。乳燕落红春又晚,柴桑三径多松菊。喜新晴、布谷又催耕,秧分绿。床头酒,何时熟。谋诸妇,明朝漉。谩黄鸡炊黍,共邀邻曲。旧梦风云销侠气,繁华看破知荣辱。系扁舟、罢钓晚归来,书还读。上阕以写景为主,山水林木,白云落花,乳燕布谷,松菊稻秧,刘炳调以青、白、红、绿诸色,将田园景致描写得十分清新怡人。起句“抱柴门、一溪寒玉”以刘炳居所为视觉中心,先从近处一条绕屋流淌的小溪写起,“抱”字用拟人手法,将溪水写得脉脉含情,十分可爱;“寒玉”则将溪水比喻成清冷莹润的美玉,写出了溪水的美丽姿态。接下来视线逐渐外移,“山万叠、青林当户,白云连谷”写户外林木茂盛、群山滴翠的自然风光,再加上空中绵延不绝的朵朵白云,好一处青山绿水的世外桃源。“乳燕落红春又晚,柴桑三径多松菊”二句视线继续外移,落到了刘炳故里的林间、山上,“春又晚”点明时节,“乳燕”“落红”“松菊”皆是“春又晚”的具体表征,由于古人是以农历计算日期的,结合下文推测,此时大约为阳历五月。鄱阳是江南有名的“鱼米之乡”,早稻四月中旬播种,五月初插秧,而天气是影响农人耕作的重要因素,故而词末三句说“喜新晴、布谷又催耕,秧分绿”,谓天公作美,插秧顺利,洋溢着浓浓的欢喜之情,表现了刘炳对劳动的喜爱与赞美。下阕刘炳从写景转到了写人。“床头酒,何时熟。谋诸妇,明朝漉。谩黄鸡炊黍,共邀邻曲”几句写自给自足、平和快乐的农家生活。古人所饮之酒都是用粮食自酿而成,酒新酿成的时候,酒面会浮起酒渣,因色绿细小而称“绿蚁”,故饮酒之前还需要处理杂质,即滤酒,亦“床头酒……明朝漉”所指。有了酒自然不能没有下酒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刘炳邀请邻居共享美酒美食,言笑晏晏,其乐融融。然而,刘炳出身不俗,胸富诗书,又曾得皇帝青眼,怎么会甘愿守在田野间过农家生活呢?“旧梦风云销侠气,繁华看破知荣辱”两句给了读者答案。这两句是刘炳对自己往昔官宦生涯的感伤慨叹之词。从中可以看出,刘炳曾历尽风雨,饱受磨难,如履薄冰的官场生涯磨尽了他的锐气雄心,回头再看,刘炳明白了繁华只是一场空,与其卑躬屈膝换得所谓的荣耀,不如在田间做一名自由自在、自力更生的农人来得快乐。词末“系扁舟、罢钓晚归来,书还读”三句重回田园生活,但“书还读”隐隐流露出刘炳并未完全脱离世事,仍有心怀天下之意,表现出一种纠结复杂的思想感情,不过这并不影响刘炳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其旷达豁然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