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

2022/9/15 来源:不详

刘剑冰记者陈绍鹏

街巷路面干净宽敞了,暴露垃圾、水面漂浮物没有了,乡村旱厕消失不见了,散落的垃圾清运走了……穿行在鄱阳县农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总能让感到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赏心悦目。

近年来,鄱阳狠抓基层党建工作,以党建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场景随处可见。

“比”出新气象,“跑”出加速度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鄱阳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村环境脏乱差、乱搭乱建现象屡禁不止等问题,多年来一直是为鄱阳人民诟病的“天大小事”。

鄱阳县地广人稠,拥有万人口,是全省人口第一大县、地域第二大县,辖区共有30个乡镇(街道)、个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全县上下决心坚定:难题再难也得破,骨头再硬也得啃!

为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鄱阳勇于向好的比、向强的看、向高的攀,组织考察团赴铅山、横峰等地学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工作经验,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

巡查、打分、排位、点评……鄱阳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监督与成效评估机制。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围绕美丽集镇、集镇管理、居家环境、秀美乡村、厕所革命、环卫保洁6大块,细化打分,直面问题短板,倒逼工作推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通过建立“县级指挥、乡镇主体、全面贯通”机制,三级书记抓整治,各级干部群众凝成一股绳,全县上下形成一盘棋。尤其是年9月份以来,鄱阳县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环境整治,按照“拆得干净、整得彻底、摆得有序、扫得清洁”的标准,全面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切实抓好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工作。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0座、新(改)建无害化户厕10.21万座,配备保洁员人、垃圾桶个。30个乡镇(街道)划分为四片区,全部实现市场化运作,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蝶变美如画,产业后劲足

初冬时节,来到高家岭镇龙岭村,只见路旁村落白墙黛瓦房屋整齐划一,农家院落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掩映,宽敞平坦的村道蜿蜒曲折。置身其中,生机盎然、果蔬飘香,村镇安静而祥和,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从“十三五”省定贫困村到省级3A级乡村旅游景区,龙岭村依托绿水青山实现了华丽转身。

该村紧紧抓住建设美丽乡村、整治人居环境的契机,深入挖掘优质的生态、丰富的业态、淳朴的乡情。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蔬果采摘园、垂钓休闲区、红色教育基地、村史馆、农村文化大舞台等不断提挡升级,一个清新、隽秀的美丽乡村脱颖而出,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随着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一幅幅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画卷在鄱阳大地上徐徐展开——曾经“一穷二白”的凰岗镇溪口朱家村,建成休闲荷花池、休闲垂钓中心、游览吊桥、仿古门楼等游乐项目,人气大增;过去“靠水吃水”的白沙洲乡礼恭脑村,依托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有水景别墅、青屋民宿、渔村农家乐、幸福主题驿站等湖区特色景观,让农民吃上了“旅游饭”;昔日“养在深闺”的莲花山乡潘村成为旅游村,连续6年举办“柿子旅游文化节”,“以柿为媒”带动山货热卖,让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在鄱阳大地蓬勃生长,不仅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点亮“志愿红”,守护“乡村绿”

在美丽的鄱阳湖畔,每逢周末,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着清一色的志愿者红马甲,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鄱阳建立了“保护一湖清水”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在沿鄱阳湖畔的村庄建立了服务站,设立湖区环保义务监督员和环保志愿者,共同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开展以来,鄱阳县充分发挥渔民熟悉水域环境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发了巡湖员、巡堤员、候鸟保护员等多种公益性岗位,积极引导近千名渔民参与到生态保护和渔业资源保护中来,让“捕鱼人”变身“护渔人”。

不仅在湖区,在乡村也同样活跃着一支支志愿者队伍。谢家滩镇杨塘村75岁的村民潘万森是一名老党员,也是一名脱贫户,自从镇里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后,他就主动担任村里的义务“卫生监督员”。

虽然年逾古稀,但潘万森仍关心村里的发展与建设,每天一大早都会沿村道“溜达”,认真检查村里的环境卫生。他说:“党和政府的帮扶好政策让我的生活越来越好。现在村里搞环境卫生整治,是好事,是造福村民的大实事!我也要参与进来,以实际行动报党恩!”

鄱阳县做好人居环境整治“软文章”,努力提升群众文明素养。作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党的基层资源阵地整合试点县,鄱阳组建了政策理论、科普、法律等18支县级志愿服务队、30支乡镇志愿服务队和支村级志愿服务队,由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科学制订全年志愿服务活动安排。

一支支队伍,一个个身影,一次次行动,让文明的种子不断在鄱阳大地上开花结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1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