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明鄱阳必须根除水患,造福人民网友我
2023/1/16 来源:不详在刚刚闭幕的鄱阳县第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鄱阳县委书记周金明提到,打造绿色、富裕、美丽的新鄱阳,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根除水患,造福人民。
鄱阳县每一届领导,似乎都不约而同地提到“新鄱阳”这个词语。领导是一茬换了一茬,鄱阳还是老样子,洪水还是每年的端午前后,如约而至。经济还是老样子,在本地没法生存,你说住吧?村里没有宅基地,干部说不能盖那么大;你说回来兴业吧?只能去芦田工业园,因其他镇没工业用地。“在其他乡创业是为了赚钱,回乡创业是乡情所致”可是工业用地集中在芦田,并不是一个好事情,而且有点极端。
为什么极端?
这是要大不要小,卢田的厂房我们做小生意的用不起呀!还有就是芦田的招工难,就拿我们凰岗来说,与其去芦田办厂,还不如去附近的景德镇。所以,鄱阳的产业流失了,因为历届政府已经被芦田工业园捆住了,下不来决心,毕竟芦田工业园耗费的精力大,投入多,成效慢,他们不甘心。没有意识到问题。
凰岗镇的高铁一开通,又没有工业用地,加上旅游业没有特色,只能加速衰败。不过肯定的是,只要鄱阳的水患得以根除,那么整个鄱阳的农业旅游也是一大亮点。比如,每个周末都有不少景德镇人去凰岗镇的长江河畔钓鱼,如果修了圩堤,那么昌江两岸的风景更好,更适宜发展观光旅游业。不仅可以垂钓,还可以划船,采摘蔬果,作为中小学第二课堂等。而现在是因为水患,不要说工业,在家开店都难,而农业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是一个陌生且高难度的行业。
图:洪水过后
笔者担心的是,周金明书记在十六届人大五次闭幕会议上的讲话无法兑现或者不能给凰岗镇人民兑现。如果仅仅是县城根除水患,那么显然意义不大。比如,受到洪水影响,我们凰岗人无法去鄱阳办事情,干部也不能去鄱阳开会,因为凰岗受到水患,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
鄱阳为何年年水患?说白了就是泄洪区不合理所致,该高的地方不高,该低的地方又高了。“凰岗镇的地势比较高,是鄱阳的上游却没有修建圩堤,导致凰岗十万人年年受灾。”凰岗自古以来就是饶州的桥头堡,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站,而如今,鄱阳没有在凰岗设置工业园,也不给工业工地,导致大部分工业转移到景德镇市。
不是鄱阳人不愿意来鄱阳,而是鄱阳不光是有洪水,还有很多制约发展的障碍。比如,国务院提出无需再审批养殖用地,可是我们鄱阳想养猪没那么容易。鄱阳需要根除和更正的是不符合实际的洪流,这样才能快速发展。当然,根除水患绝对不是建设圩堤那么简单,而是要合理地设置泄洪区,就目前来说,鄱阳泄洪区不合理,要不然就不会年年洪水。
鄱阳县委书记周金明说,要根除水患,你相信他能做到吗?如果能做到凰岗没有水患,我凰岗人都愿意给他磕三个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