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渔歌时光长河里,听一首动人的非遗之歌
2023/4/29 来源:不详北京较好的痤疮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22/9216890.html
编者按:保护非遗,传承非遗,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简单复制,更是在于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中汲取营养,推陈出新,在传承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本次推出将从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和曲艺等方面入手,带领大家走进具有浓厚艺术生命力的“时光长河”。
鄱阳渔歌
1
摘要
“渔村绕水田,澹浦隔晴烟,”这句话生动描绘了鄱阳县渔村点点,渔帆片片的湖乡风光。鄱阳历代渔民在长年累月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富有鄱湖风味的渔歌,以此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热情。
2
关键词
湖乡特色,独特巧妙;
生态渔歌,人文历史。
(鄱阳民歌集成)
一、形成历史
据鄱阳县志记载,鄱阳的渔歌,从宋代至今有一千多年历史。古代鄱阳曾以“泽有蒲鱼之饶”称名于世,全县总水面达多平方公里,可谓是水好草肥的天然渔场。有所记载的歌曲有宋代县人杨时的《鄱阳湖观打渔歌》,明代叶兰的《划船歌》,清代徐坤的《东湖采莲曲》,唐代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等。
(鄱阳县志记载)
二、主要内容
鄱阳渔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音乐中各种元素(调式、旋律、演唱风格、真假声的运用等)极具特色。如男女对唱《害我撑船都落了篙》;女声独唱《问声我郎几时归》,旋律起伏大,加之句中有"嘿嘿嘿嘿"衬字的连用,有行船呼风之感,多在开船后走风时唱;《我想情歌日落山》虽多在行船走风时唱,但此歌必用假声演唱,又具另番韵味;男声独唱《造起船头好跑》、《我靠打渔去营生》,都是行船走风时必唱的,音节明快有力,更具雄性气势。还有一种男女老少都可唱的,如《水中捞月一场空》,节奏舒缓、随意,此歌多用于岸边的晒网、织网、修船或在室内干某些渔事时唱。
(年民歌手张光明参加上饶地区青年歌手大奖赛演唱鄱阳渔歌《鄱湖一片水汪汪》、《赶鸬鹚》)
(年鄱阳县原生态民歌演唱)
(81岁的民歌手季梦华老师在演唱《鄱湖四季渔歌》)
三、主要特征
(一)浓郁的湖乡特色
渔民唱渔歌表达思想感情,激发生产热情,在生活中也哼着渔歌。所以渔歌是渔民生产生活的伴侣,是湖区民风民俗的精神财富。具有浓郁的湖乡特色和艺术特征。
(二)通俗生动
鄱阳渔歌语言通俗,形象生动。如原生态渔歌《一网鱼虾一网粮》的唱词“一篙点破水中天,双桨劈开千层浪,”就是经典之句。
(三)优美流畅
鄱阳渔歌歌词旋律优美,乐句流畅。如《鄱湖四季渔歌》中的旋律,舒展流畅,能充分抒发渔民打桨划船的欢乐悠然情怀,有着特殊的水乡风味和精湛的艺术魅力。
(青年民歌手曹能芳在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演唱鄱湖渔歌)
四、重要价值
鄱阳渔歌歌曲有上百首之多,她以自己独特的风格,真实地反映了鄱阳不同时代的人文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和爱情婚姻,是鄱阳县历代渔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旋律辽阔悠扬,独特巧妙的唱艺,不仅能激励渔民们的生产热情,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精神财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还能为广大音乐工作者提供很好的借鉴和丰富的素材为我县今后歌曲创作开辟广阔的前景。
(鄱阳渔歌走进社区活动,图为年10月鄱阳民歌金秋歌咏大赛)
(鄱阳渔歌走进校园活动,图为年5月鄱阳民歌走进校园,秋实学校首届演唱会)
作者/来源:赣鄱非遗创新教育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