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县实现脱贫看上饶11个县区生产总值
2024/8/6 来源:不详鄱阳县是人口大县,也是江西最早的县置,公元前年,鄱阳县就已经是秦始皇设立的38个郡县之一。当时,也没有现在的省,市。鄱阳是古代饶州府驻地,有着悠久的历史,范仲淹曾担任饶州知州。饶州在古代的管辖面积很大,在清代之前,饶州府管辖鄱阳、余干、万年、浮梁、乐平、余江、德兴七县。上饶的历史文化名人,大部分来自古饶州鄱阳。鄱阳第一任县令吴芮是吴王夫差的后裔,吴国灭亡后,吴王子嗣改姓吴并迁徙到江西。鄱阳俊彦代出,四大贤母陶母,鄱阳四洪——洪皓、洪迈、洪适、洪遵,南宋文学家、音乐节姜夔等都是古鄱阳人。鄱阳有“颜范遗风”,唐代颜真卿担任过饶州(鄱阳)刺史,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担任过饶州(鄱阳)知州,鄱阳是上饶久负盛名的富饶之地。年,鄱阳县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这个帽子一戴就是37年。年,江西省扶贫办发布公告:江西省25个县,经过评估,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江西25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最为典型的是鄱阳县,人口多、面积大、置县久。“当帽子戴上了,谁都不愿意摘下,以前的贫困县,可是香饽饽,大家都争着申请,贫困县有相当优厚的支持力度,每年都有大笔资金下拨到贫困县,可是贫困县却因为这顶帽子走向贫穷。”颜真卿书法作品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鄱阳生产总值在上饶11个县区中,排名靠前。多万人口的鄱阳县,即便人均生产总值1万元,也有几百亿。在生产总值一方面,人口少的万年县就没有优势,几十万人口,做到几百亿生产总值就相当不容易。有网友晒出年上饶11县区的生产总值排名,虽然生产总值并不能代表当地的经济质量,但是总能让鄱阳人增加一些信心——鄱阳年生产总值全市第四,有亿元。晒出生产总值,这其实是一个进步。以前,为了保护贫困县的帽子,鄱阳县的生产总值不是重点,经常提的是人均生产总值,这一次换了一个说法,但是给人以信心。就如屡战屡败,换成屡败屡战意义就不一样。现在鄱阳县生产总值排在第四,这说明鄱阳的经济总量不错,在发展上有优势。值得一说的是,去年更名为信州区的上饶县,生产总值全市第二,信州区有亿元的生产总值。信州区和鄱阳县,都是上饶两个比较重要的县,一个在上饶市市驻地,一个是古饶州的府置地,这两个县资源丰富,也是很多人的向往之地,上饶这两个县区的干部大都能受到重用,人口摆在那儿。人口多的地方,不仅是工作重点,也是工作难点,但凡被寄予厚望的精干干部才可以担此大任。一个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市排名靠前的县区,一直是贫困县,是不是耐人寻味。事实上,这个贫困县的帽子有好处,也有弊端。好处是,每年国家都投入贫困县的基建,是一个不劳而获的美差;不好的一面是,有一些人不思进取,大笔的扶贫款闲置或者没有用到刀刃上,比如鄱阳财政股股长李华波,挪用接近一个亿的扶贫资金,竟然几年后才被发现,这说明扶贫资金在使用上缺乏监管,资金的作用没有激发出来。不是国家级贫困县的县,在没有扶贫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反而发展更快。这或许是国家要撤销贫困县的原因所在,不能再输血了,造血才是发展之道。“鄱阳是上饶生产总值排名第四的县,咋们不脱贫摘帽,颜面无存。”不要再拿人均说事情了,好比人家有五个兄弟,一个人出10万,就能兴商置业;而一个独生子女,要筹措启动资金不容易。上饶公布11县区的生产总值,意味深长,干部和群众或许都有了信心。如果不是为了脱贫摘帽,鄱阳不会有那么多乡镇开始修柏油路,因为他们不敢用钱,如果十年前用扶贫款修柏油路,那么早就不是贫困县了。笔者认为,贫困县大多不是真的贫困,贫困县能给人暗示,不利于长远的发展。见到鄱阳县的年生产总值,你就会为鄱阳脱贫摘帽而自豪了——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