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五先生其中三位可能是凰岗人
2023/1/8 来源:不详《鄱阳五家集》和西门史氏
这篇文章转载至网络,作者:家在吴山楚水间
《鄱阳五家集》又称《鄱阳五先生集》,是明代史简编,共十五卷,收入乾隆年间的官修丛书《四库全书》。该集汇集鄱阳自宋末至明初5位诗人的专著,分别是黎廷瑞的《芳洲集》、吴存的《乐庵遗稿》、徐瑞的《松巢漫稿》、叶兰的《寓庵诗集》和刘昺的《春雨轩集》。
《鄱阳五家集》所录以诗为主,也有部分词、赋。《四库全书》提要称,这些诗“大都谐雅可诵,非夸饰风土、滥盈卷帙者比也”。在五家之中,除刘昺的著作《刘彦昺集》入选《四库全书》外,其余四家都是靠史简的编辑才得以保存下来。民国初年胡思敬将《鄱阳五家集》列入《豫章丛书》进行了重刊。
黎廷瑞(—),字祥仲,号芳洲,南宋度宗咸淳七年()赐同进士出身,授肇庆府司法参军。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交好。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葬凰岗马家坞。有《芳洲集》三卷。
吴存(—),字仲退,号月湾,宋末学者饶鲁私淑弟子。延祐元年举于乡,历任宁国府教授、鄱阳县主簿。著有《月湾诗稿》、《乐庵文集》和《巴歙杂咏》等。《全金元词》收录他的词30首,其中《水调歌头·浙江贡院》又入选《元明词三百首》,《霜天晓角·蛾眉亭次韵》又入选《豪放词》。
徐瑞(—),字山玉,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元仁宗延祐四年()以经明行修推为本邑书院山长。未几归隐于家,巢居松下,自号松巢。年出版的县志中有吴存的《祭徐松巢》和张翥的《松巢漫稿序》。
叶兰,字楚庭,号醉渔。元太常寺礼仪院奉礼郎。明太祖召之,投水死。旧县志中有他的《过小渡》一诗。
刘昺(今写作炳),字彦昺,洪武初,献书言事,授中书典签。出为大都督府掌记,除东阿知县。阅两考,引疾归。代表作为《满江红·寄水北山人徐宗周》,徐是凰岗人。《明史·文苑传》附载《王冕传》中。
在五家之中,黎廷瑞、吴存二人是凰岗人,徐瑞、刘昺二人是鱼山人,叶兰是鄱阳镇人。我了解得较多的是自小耳熟能详的吴月湾和刘彦昺。对这位被今天的凰岗人称为“月湾先生”的吴存,我一直十分景仰。我既在凰岗吴家边找到了他的家谱,也在离村子不远的执礼桥拜谒了他的墓,还在返回的途中找到了他的残碑,送交县博物馆。刘彦昺是鱼山义城人,我曾专程去义城考察,没见着朱元璋题额的“开国功臣刘彦昺”那座木牌坊,只知道原来村子外围有城墙,出过48任官,还有一句形容元末朱元璋带兵打仗的顺口溜:“义城畈上千匹马,双钟山下九条龙”。双钟山指凰岗林桥的座山。宋濂在《鄱阳刘彦昺诗集序》中提到“其先人友梧翁,乃月湾吴公高弟,善为诗”,足见他的家学渊源。“月湾吴公”即吴存。
在鄱阳明清文苑,鄱阳镇西门史氏名人辈出。主要有编辑《鄱阳五家集》的史简和他的父亲史桂芳。
史桂芳(—),字景实,号惺堂。曾任歙县令、南京刑部郎中、延平知府、汝宁知府、两浙运使。归乡后在县城西门家居三十余年。是明晚期较有影响的学者、诗人、古文家。后人赋诗称赞他:“碣石风霜历几春,遗文千载见精神。芝山蠡水今犹昔,三百年来无此人。”他的记载胡闰遗事的《英风纪异》被收入《四库全书》;《惺堂文集》也在《四库全书》中存目。
史简,字文令,其他未详。他除了编辑《鄱阳五家集》外,还有《芝郡文献录》60卷。
西门史家因史桂芳官至五品而家境殷实,子孙后代就不断有读书做官的才子出现。他们最大的学术成就或者说历史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保存鄱阳“五先生”的宝贵资料,一是记载胡闰的遗事。
史乘古,史桂芳之孙,字尔力,崇祯二年()进士,县令,著有《获堂诗稿》。他的记载胡闰遗事的《忠义类编》被收入《四库全书》。
史白,字坚又,明亡后绝意进取,筑室城西青山湖,著《复堂杂说》,并重刊《鄱阳五先生集》。
史珥,字师戬,号汇东,乾隆十九年()进士,官吏部主事(陈先贤《历代名人与鄱阳》有传)。《胡忠烈遗事》记录了明代建文末大理寺少卿胡闰遗事,与后人题咏诗文。史珥的十一世祖史秉方为胡闰的女婿,所以也受到株连。史珥汇集了史桂芳《英风纪异》、瞿凤翥《风忠录》和史乘古《忠义类编》,考证颇详。如胡闰的妻子是汪氏而非方氏。
此外还有史秉中(著有《白下纪闻》)、史稽古(知县,著有《仅存集》)、史彪古(顺治九年进士,入翰林,改给事中,后擢京卿,著《善恶明征》)、史斑(知县,著《橘南诗稿》)以及史既济、史同人、史询、史大壮、史虞、史宏誉、史传等。
徐瑞应该是凰岗人,并不是鱼山的义成人,而是我凰岗人。因为凰岗徐姓在唐末已经在凰岗定居。还有就是从徐瑞的诗句中寻找答案。
你应该看到“西山”两个字?西山应该是凰岗的西山。“西山村主姓徐。不一定是明代时才有徐姓居住,应该是宋代就有徐姓人在西山居住。”徐瑞的这首诗中,讲到他带上自己的弟弟和外孙,孙子徐栋去西山省亲。有点像现在一样,去老家看看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