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为何附郭县的
2023/3/31 来源:不详北京皮炎专业医院 http://m.39.net/pf/a_9052592.html
知县,这在古代是相当有意思的一个官职,它被称为“父母官”,是直面百姓的,因为以农业时代的发展水平和国家机器的管理能力,政府机关也只能下到县一级,再往下也就只能靠地方乡绅自治了,所谓“皇权不下县”。
所以“知县”是古代绝大多数老百姓最为熟悉的官,这个官其实并不太好当,明清两朝,县令理论上不得在籍贯所在的本省任职,也不得在家乡华里之内的他省任职。近亲、近姻亲不得在同一省任职。所以一个外地人要和一堆地头蛇打交道,委实不容易。
但知县毕竟是官,代表着朝廷,所以在一县之内基本还是有绝对权威的。但是呢?也不绝对,清朝官场上啊,有这么一句俗话: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这是啥意思呢?这句话其实形容的是一个特殊地方的知县——附郭县知县。一般的县,你是老大没问题;但是附郭县……那就不一样了,这个地方的知县是官员为空避之不及的。
什么是“附郭县”呢?
在民国之前,中国是没有“市”这个行政区划的,所以更不存在区,所有的次级行政区划都是“县”,但是古代也有城市啊,大家老听什么苏州城,广州城,北京城……那这是什么情况?大家一般印象里,这些地方可能是“知府”在管理吧,这没错,刚刚我说的地方都有知府。
但是,正如前文所说,这个地方除了“知府”,也是有“知县”的,因为其正式行政区划也是“县”,这种府城所在的县就是“附郭县”。
比如以安徽省庐州府为例,庐州府的附郭县就是合肥县,也就是说,庐州府的府城也就是合肥县的县城。还有九江府,附郭县为德化县,德化县城就是九江府城。
这种地方的知县那当起来可就不容易啦,为啥,因为你的顶头上司和你是驻扎在同一个地方,你不可能无法无天,而且,“知县”的权威性大幅削弱,其公务均受到知府的限制,那知县干啥呢?能干啥?知府给的一些杂活,你疲于奔命就是了。所谓“趋跄倥偬,供亿纷纭,疲于奔命”。
注:举个例子,大家可能熟悉“包青天”的故事,当时包拯是开封府尹,在开封府坐堂审案,因公正而广受好评,但估计大家都不知道吧,当时宋代开封府也有两个附郭县:开封县、祥符县。这两个地方的知县可以说就毫无存在感了。
对了,有事情的话,背黑锅你也是头号备选人,谁让你官小呢。不过,有政绩的话,那自然应该是知府大人的。
那后面还有两句呢?这里面的知县就更倒霉:附郭省城的意思就是,你是当省府的附郭县。
还是举个例子吧,假设在江西当知县,如果是饶州府的附郭县(鄱阳)知县呢?那你只是和饶州知府同处一个地方;但如果是在省府南昌(附郭县有南昌县和新建县两个县,一些比较大的城市,通常会分两个附郭县同城而治,而苏州府则有三个附郭县,为清代全国唯一一个),那就更尴尬了,你的一亩三分地上,驻扎着南昌知府,南抚建道员,江西巡抚……
注:再举个大家更好理解的例子,现在一般在县里面的地方舆论中,县委书记是相当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