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兵增兵陆军空军火箭军近万人奔赴江西
2023/4/11 来源:不详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解放军;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子弟兵。
连日来,受持续强降水影响,江西、安徽多地水位暴涨,出现严重内涝,多座堤坝出现漫堤溃堤险情,汛情十分严峻。
东部战区多支部队接到抗洪命令后,从演训场紧急机动,奔赴抗洪一线。
1、第71集团军某旅:余名官兵奔赴九江抗洪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第71集团军周丽平生前所在旅闻令而动,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救灾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和人民的承诺!
7月11日晚,该旅接上级命令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连夜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抢险救灾任务。于12日清晨出动官兵余名,携带冲锋舟4艘及抢险物资从皖东某野外驻训场紧急奔赴九江市执行抗洪抢险任务。
作为该集团军第一支受命抗洪部队,该旅第一时间按照防汛预案集结队伍,组织官兵和车辆,火速赶赴受灾一线。
10余个小时,近千里机动,救援官兵将奔赴九江市10个县(区),执行抗洪抢险救灾任务。
当灾难来临,军人永远都是优先逆行。自接到命令到出发,全体官兵连夜准备,顾不上休整,马不停蹄奔赴各任务区域。
截止发稿时,该旅共出动5个梯队,余名官兵全部登车出发。
2、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余名官兵奔赴鄱阳抗洪
7月11日凌晨6时,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闻令而动,迅速集结队伍,紧急出动官兵余人,采取摩托化机动方式,一路风雨兼程,争分夺秒,火速驰援江西鄱阳县,全力投入抢险救灾。
▲该旅官兵从皖东驻训点向江西鄱阳长途机动。
闻令而动,一马当先,经过10多个小时长途跋涉,7月11日下午5时许,该旅抗洪抢险车队顺利抵达鄱阳县.简单的休整过后,部队分为6个梯队马不停蹄奔赴各抗洪一线。年度转业士官欢迎老部队支援鄱阳抗洪。
傍晚,所有梯队均到达各自负责的点位,立即转入抗洪抢险任务,各梯队负责人带领人员开始巡堤,摸清汛情、灾情。当天夜里,余名官兵针对点位出现的险情,立即展开了消除管涌、加固堤坝等工作,为后续任务有序开展,夯实基础。
7月12日,该旅官兵分三个组对碗子圩进行巡修,巡修距离大概在3公里,官兵们在检查时发现,堤坝另一侧居民房内有多处管涌,目前正在针对漏水点进行加固。同时还有一部分人对利池湖堤坝进行管涌的封堵,避免发生溃堤现象。
▲搬运沙袋。
▲军民鱼水情。
▲封堵民房管涌。
▲封堵利池湖堤坝管涌。
3、第72集团军某旅:余名官兵奔赴铜陵抗洪
汛情就是命令!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安徽铜陵地区告急,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下达出动命令。
▲车队集结完毕,准备出发。
闻“汛”而动!接到抗洪抢险的命令后,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集结余名兵力,携带救生衣、冲锋舟、锹镐等工具,兵分两路,采取摩托化机动的方式第一时间驰援受灾地区。
▲通过摩托化机动的方式,快速向受灾地区进军。
经过余公里的摩托化机动,该旅救援分队抵达救灾现场后,第一时间与当地政府对接抢险救灾方案。
在大通古镇街道两侧,群众们看到解放军来了,不约而同地出门欢迎。
▲这就是人民子弟兵的“魅力”。
时间不等人,官兵们快速携带物资器材,通过轮渡的方式前往受灾区域,进行设营驻扎工作,确保第一时间投入救灾。
对接任务,明确分工。
▲人民子弟兵,来啦!
▲搬运物资。大通古镇,作为一个千年古镇,是镶嵌在八百里皖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作为铜陵南部城区核心区域,坐落在长江与青通河交汇处。大通古镇受灾区域地势较低,被洪水冲击严重,河水大量涌入村庄,居民住房以及景区设施已经被淹没过半,随时可能被即将到来的洪水“吞噬”。
▲河水已经淹没了村庄。救援分队的官兵们顶着30多度的高温天气,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但是大家无一人叫苦叫累,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誓要与“洪魔”一决高下,为人民群众筑起坚固的“钢铁长城”。
▲通过轮渡的方式前往受灾区域。
▲救灾官兵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4、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余名冒雨加固堤坝
7月12日凌晨,风劲雨骤、暗夜笼垂,远处闪电不时把四面环江的江西九江江洲镇照得通亮。
急!急!急!伴着降水,超出警戒值3.14米的江州镇水位还在上升,不少低洼处又有江水漫过。已经连续战斗10余小时的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多名官兵依旧斗志高昂,冒雨装填沙袋、抢固大堤。
▲官兵冒雨奋战在抗洪抢险战斗一线。
生命至上,一刻也慢不得!”3个小时前,大堤出现20余米宽的漫水处,江水不断涌入,随时有失守危险。身前是滔滔长江,身后是良田村庄。大堤上的该师指挥员打着手电观察灾情,一边提醒官兵注意安全,一边督促加快进度。铺设防浪彩布、运沙装袋上堤,官兵们不顾个人安危,迎着洪水筑起了一道沙袋挡水坝。
▲装填运送沙袋加固堤坝。
5、东部战区空军某雷达旅:70余名官兵紧急驰援南昌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空军人。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四联圩大堤出现泡泉群,涌成一块十几亩的洼地。洪水蚀岸,赣江江堤随时有溃坝的危险。7月11日下午1时,正在午休的东部战区空军某雷达旅官兵接到命令后,按照预案紧急拉动集结,70余名官兵快速装载物资器材奔赴灾区。
▲官兵连夜封堵泡泉。
二十四联圩大堤上,该旅官兵分成两组作业,一组由15名党员组成突击队,跳入齐腰水中封堵泡泉、固定圩底;另一组沿着斜坡连成一线,快速流水作业装填运送沙袋,连续奋战到12日凌晨4点,封堵20个泡泉眼,险情得到有效控制。
▲官兵战斗间隙席地而睡。
6、东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官兵连夜封堵管涌
人民至上,不言苦累。7月11日中午,降雨初停的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五星圩大堤上,温度高达40℃,水汽蒸腾,格外闷热。
连续奋战7个多小时的东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官兵脸庞通红,手臂晒得蜕皮,双手磨出血泡,仍然精神饱满、干劲不减,顶着烈日对河堤临水侧铺设防水布,压实沙袋,开沟导流,铺设滤料。堤坝管涌处,官兵们肩扛50余斤鹅卵石,汗流浃背来回奔跑在多米长的泥泞水田里,成功堵住管涌。
日夜奋战,固堤堵涌。截至记者发稿时,官兵仍旧奋战在抗洪一线,已累计装填沙袋余个,加固堤坝余米,疏通沟渠34条,封堵管涌4处,处置泡泉群作业面平米。
▲装填沙袋抢固大堤。
7、火箭军部队:百余名官兵连夜战洪魔
7月10日晚,火箭军部队接到抗洪抢险命令后,立即按照防汛预案集结队伍,组织百余名官兵携带冲锋舟、锹镐、救生衣等救援装备,迅速奔赴江西鄱阳湖西河东联5万亩大堤,封堵泡泉,加固堤坝,确保5万亩农田,15万人民群众安全。
▲连夜鏖战。
(本文素材由高骏峰、郝明明、方知、刘正、曹旭、李元庆、郭晓兵、刘俊毅、迟玉光、李映辉、黄兴、林文贵、张典、梁瑞、董慧平、柴徐、曹倬、麻骁威、李翔、李建明提供。更多抗洪新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