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水电铁军再出发改革创新谱新篇

2023/4/29 来源:不详

                            

(视频来源:央广网)

在中央企业的队伍里,有一支“水电铁军”。

这是当时全军唯一一支参与全部五大跨世纪工程建设的专业队伍,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每一项工程背后,都有他们的汗水;这是一支承担我国重大抢险救援任务的国家队,年特大洪水、年汶川地震、年玉树地震、年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年江西鄱阳湖圩堤决口封堵、年河南抗洪、年四川泸定地震,每一次救灾前线,都有他们的身影。

这支“攻坚克难、敢打必胜”的专业队伍就是——中国安能集团。

年7月,受强降雨影响,位于河南省卫河浚县新镇镇河段突发决口,导致附近多个村庄被淹。中国安能紧急调集名工程救援人员、40台套大型装备赶赴现场,鏖战两昼夜完成卫河决口封堵。

从年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奔赴淮河建成了新中国第一座水电站佛子岭水电站开始算起,这支队伍参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及其它国家重点工程高达余个,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生力军。

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武警水电部队整体转隶组建为国有企业后,这支队伍已完成公司制改制,更名为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安能”),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

作为一家有着红色基因、“水电铁军”精神的转隶改制央企,中国安能在三年间经历了怎样的变革?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应急救援两个主战场,这支英雄队伍作出了哪些新的贡献,又将如何进一步突破?

“四铁精神”铸魂聚力

“水电铁军”重新出发

作为曾经的武警水电部队,中国安能是一支多次经历军、警、民身份转变,并在每次转隶调整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水电铁军”队伍。

年纪录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资料图

武警水电部队的历史可追溯到年成立的工农革命军时期,是一支经历过革命战争洗礼的英雄部队。年,为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正开赴抗美援朝战场途中的华东野战军步兵第九〇师,就地改编为水利工程部队投入治淮战斗,只用两年多时间就建成了新中国第一座水电站——佛子岭水电站,此后又在安徽陆续建成了梅山电站、响洪甸电站、陈村电站、丰乐电站,为共和国初期水利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水电部队组建,年列入转隶武警部队序列,年正式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年3月,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武警水电部队官兵集体转业改编为非现役专业队伍,组建为国有企业,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管理。年9月1日,武警水电部队整建制转为中央企业。从“脱下军装”集体换上工装,一路从艰难险阻中走来的“水电铁军”面临新的改革大考,如何消除众人忧身份定位、忧前途后路、忧待遇保障等问题,成为相关领导班子亟须要解决的问题。

为尽快消除各级干部职工的思想困惑和现实忧虑,作为本轮军地改革中唯一一家军转企单位,中国安能安排7名常委分专题集中进行党课辅导,分4个批次组织多名原团以上干部深入基层指导帮建,及时宣贯政策、倾听意见、解决困难,做好暖心工作,积极推进保障衔接措施。在这轮跨军地改革中,从将军到士兵,毅然决然脱下军装,经受住了考验。

年5月28日,中国安能挂牌成立

年5月28日,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第97家中央企业——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挂牌仪式,这标志着跨军地改革中唯一一支军转企单位转隶调整阶段任务圆满完成。

对中国安能而言,尽管军装脱了、体制改了,发展的愿景也变了,但始终不变的是铁心向党、一心为民的初心使命。

中国安能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周庆丰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表示,中国安能作为军转央企,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党叫干啥就干啥。转隶三年多来,公司根据自身特点,总结提炼了水电铁军“四铁”精神作为企业精神,即:“铁心向党、铁肩担当、铁胆攻坚、铁骨奋斗”。

十四年前他们打通了汶川第一条生命通道,如今这支英雄队伍在“四铁”精神指引下依然披坚执锐,奋斗在应急救援和工程建设的第一线,先后完成多次抢险救援行动和施工生产任务。

应急救援是主责

做彰显国家力量的救援尖兵

作为国家防总成员单位,年9月27日,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工程应急救援中心在中国安能挂牌成立。在中央企业里,应急救援是中国安能最大优势也是鲜明的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应急救援能力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作为由军转企的应急救援国家队,中国安能经过近十年的应急力量建设和重大抢险救援任务的磨炼,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程救援指挥体系、成熟的救援技术和战法预案。

年7月,救援队连续五天五夜奋战,江西省鄱阳县中洲圩米决口成功实现合龙。

“转改企业后,我们改革不忘初心、转隶不转责任,又连续打了几场硬仗,包括年的金沙江堰塞湖处置、年的江西鄱阳湖圩堤决口封堵、年河南特大暴雨抢险、年辽宁盘锦溃口封堵以及最近发生的四川泸定6.8级地震救援。”周庆丰向央广网表示。

北京时间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国安能立即启动抢险救灾应急响应机制,紧急出动98人和31台套装备参与地震抢险救援任务。

山体经历地震后,飞石不断滚下,加之余震频发,险象环生,随时可能发生危险。安全员赵忠时刻高度警惕,紧张的汗水像断线珠子一样顺着脸颊直往下滚落。挥手、吹哨,指挥装载机安全前进。测量员常东架设测量仪器实时对山体进行测量,殊不知,身前滚落的碎石,已使他惊出几身冷汗。

救援人员完成泸定县至磨西镇道路抢通

“余震!余震!撤离!”安全员郑舜尧一声口哨,现场的所有抢险队员迅速有序撤离到安全区域。郑舜尧说,这样的哨声已数不清响过多少次。经过近23个小时的不间断作业,9月6日下午1点40分,泸定县至磨西镇道路抢通,实现双向通车,救援人员、车辆、物资源源不断地向灾区前进。

“在这些抢险救援当中,中国安能发挥了工程救援专业队、主力军的作用,为当地政府和老百姓解了忧,也很好地发挥了国资央企的责任担当。”周庆丰指出。百炼成钢的中国安能已成为我国重大自然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和抗洪抢险中专业水准高、实战能力强、最能打硬仗的一支不可替代力量。

自扶正救生艇是参与极端环境抢险救援的一件利器,曾用于河南郑州抗洪抢险。

近年来,中国安能还通过联合有实力的装备厂家,一起研发了动力舟桥、基于水上动力作业平台的溃口封堵成套技术装备、砂石自动装载机等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救援利器。这些装备通过“水电铁军”每次抢险救援实战应用,不断优化功能,成为新一代“抢险利器”。

工程建设是主业

做急难险重工程建设铁军

投身经济建设大潮,中国安能打造了一支工程建设铁军。

历史中藏着许多让人难以忘却的细节——年,在被誉为“电力天路”的青藏电力联网工程冬季建设中,施工现场每天元的高薪仍留不住工人,以致高峰期国家电网沿线施工无人可用。而中国安能承担的海拔最高、冻土最长的唐古拉山口到拉萨占总长度近1/4的线路,官兵们迎难而上,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青藏电力联网工程建设只是中国安能承担重大水电工程建设任务的一个缩影。在“四铁精神”指引下,中国安能完成国内外余项大中型项目建设,先后多次获得“鲁班奖”“詹天佑奖”等顶级大奖,公司累计参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余个,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五大水系奋战近三十年,建成电站21座,占西藏总装机容量的75%以上。

四川大唐普格甘天地二期风电场项目

中原大地、天山南北、崇山峻岭、雪域高原,长期从事边远艰苦地区能源基础项目建设让中国安能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以中国安能第二工程局为例,团队除了先后参建余个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还积极向铁路、公路、机场、石油管线、房建等领域拓展业务,承建了上海虹桥、浦东、广州新白云、潮汕等多个机场跑道工程,参与了厦深高铁、杭长高铁、鹰瑞高速公路、西气东输、川气东送项目建设。

中国安能集团承建的三峡工程双线五级船闸

作为建筑行业的后来者,中国安能如何发扬长处、找到合适的市场定位,在万亿级的基建市场站稳脚跟?

周庆丰强调,作为“老水电”单位,中国安能还是具有自己的优势,尤其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输变电项目建设等方面,通过转企这几年的努力,也在不断积聚实力,形成能力,广大干部职工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培养自己的专业队伍同时,也通过社招等引进了一批优秀人才,搭建起精干高效的专业团队,这方面中国安能还在持续发力。

攻坚克难的中国安能经营业绩也在勇攀高峰。年,中国安能年中工作会议显示,上半年该公司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明显增长。此外,公司标准化施工全面加强,在项目数量成倍增多的情况下管理质量继续巩固提升,一批项目获得“样板”称号。

以改革创新求突破

“十四五”做强做优做大

正式转改步入市场后,中国安能发现面临缺少业绩、缺少资质、缺少技术人才的挑战。在国资委的帮扶指导下,中国安能通过加强走访交流、实施人才招聘等一系列举措,在兄弟央企的帮助和各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逐渐突破困境,目前,公司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作为备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4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