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夜读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2024/12/6 来源:不详

烟雨客纵使到了夏日,碰到淫雨霏霏,依然会有些许寒意袭来,让人不胜其凉。至于心底的相思,又保持着怎样的温度呢?就如唐代词人毛文锡的这首醉花间。醉花间·休相问唐·毛文锡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春水满塘生,鸂鶒还相趁。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不要问,怕人问,问了只能增添更多怅惘和遗恨。这样的情愫,白石道人姜夔也有过。杏花天影宋·姜夔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月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心外无他事,最苦是相思。这首词是思念旧日情人的情词,白石年轻时曾在合肥与两位歌女(姊妹二人)有过一段风流故事,后来天涯万里,再未相见。但这些往事,如心底的伤口,每当阴雨天气,总会旧疾复发。从他写的记梦词、咏物词等与“合肥情事”有关的词作来看,刻骨相思是伴其一生的。可以细读其词序,丁未为孝宗淳熙十四年(年)。白石于上年冬自汉阳随萧德藻乘船东下赴湖州,此年正月初一抵金陵,泊舟江上。当夜有所梦,感而作《踏莎行》(燕燕轻盈)词,次日又写了这首《杏花天影》。此词句律,比《杏花天》多出“待去”、“日暮”两个短句,其上三字平仄亦小异,系依旧调作新腔,故名曰《杏花天影》。姜夔[kuí](年—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宋·姜夔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那些莺莺燕燕,只能梦里相见了。华胥传说是伏羲氏的母亲。《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黄帝既寤,怡然自得。”后用以指理想的安乐和平之境,或作梦境的代称。你写给我的情书仍在,你亲手缝制的衣衫依然在身,可你在何方呢?淮南的皓月,冷了千山,而我形单影只,无人陪伴。此词作于淳熙十四年(年),姜夔从沔州(今汉阳)东去湖州,途经金陵时,梦见远别的恋人,写下这首词。姜夔是名满天下的文学家、词人,也是性情中人,虽然满腹才华,却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年轻时,他往来于江淮间,曾热恋合肥一位琵琶歌女,二十年后亦不能忘情,词集中为此女所作近20篇,此为其中之一。“离魂”句暗用唐陈玄佑传奇小说《离魂记》故事,经幽奇之语写出伊人梦绕魂索、将全部生命投诸爱河的深情,动人心魄。末二句为传世警策,连不喜欢姜夔的王国维也不得不赞叹:“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人间词话》)。《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沈吟各自知。不合种相思,却又久别离。岁岁红莲夜,各自沉吟,却又无见期。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何其深沉的相思,何其无望的深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8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