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袭击南方,对粮食和投资有什么影响抱
2025/2/18 来源:不详作者:今纶最近大家都在关心洪水的事儿:武汉城区在悬河之下,这是大家通过视频、图片都看到了的。其实,湖北不仅仅是武汉在积极应对汛情,湖北的荆州、阳新等地的汛情也很严重。武汉的水位到底有多高?看看官方消息:长江汉口站水位到达28.38米,超过年最高水位,成为有水文记载以来历史第5高水位。武汉市防办发布预测:预计16日,长江汉口站水位将涨至29.2米,达到历史第三高位。图源:武汉广播电视台7月9日上午9点左右,湖北阳新富河中游发生一处溃口,经济损失约1.2亿元(《湖北日报》)。湖南日子也不好过,南洞庭湖多个站点,近日接连超保证水位。江西危急了:7月11日,江西省鄱阳县防汛应急响应由2级提升至1级。7月12日晚,江西饶河鄱阳站水位突破年历史极值!鄱阳湖康山站水位出现超历史水位!图源:央视财经全国共有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33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一句话总结:洪水滔滔,大家提高警惕,不要懈怠。也就是说,水很大,灾区人民很辛苦,那么,这些发生洪水的区域有部分是粮食主产区,未来会对粮价产生什么影响?中国何以应对?今天,从股市盘面上看,农业种植、猪肉、水利板块涨幅居前,为什么会这样?对投资会有什么影响?前十名产粮大省多半没有受影响关于洪灾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我无法预测,但我们可以复盘年的洪水过后的相关数据,这些都是确定的数据,同时还可以盘点一下保证粮食安全的渠道、方法,以及洪灾对于基建的影响。这些都是事关吃饭和钱包的大事儿。洪水主要在南方,那么中国的粮食主产区主要是怎么分布的呢?粮食主产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吉林、内蒙古、江西、湖南、四川、河南、湖北、江苏、安徽、黑龙江等十几个省份。是的,湖北、江西、湖南、安徽等省份现在的灾情比较严重,但是北方的省份基本没啥问题。说几个区域的数据:截至6月2日,内蒙古粮食播种面积突破1亿亩,达万亩,为全年粮食丰收打好基础(消息来源:《新华社》)。年的粮食产量,从各省来看,黑龙江最多达万吨,是全国粮食产量第一大省。其次,河南和山东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粮食产量分别为万吨、万吨。此外,安徽、吉林、河北、江苏、内蒙古、四川、湖南粮食产量位居第4-10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仔细去看看产粮大省,一多半并没有受洪水影响,所以别怕。再说几个全国的数据: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余欣荣介绍,粮食面积连续8年稳定在17亿亩以上,口粮自给率始终保持在%,粮食供给能力处于历史最好水平。(5月27日《华夏时报》)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亿斤,比年增加亿斤,增长0.9%,创历史最高水平。去年的粮食丰收,今年即使有所短缺,也不用担心。那么我们看看了不起的中国人民在年干了啥?粮食产量如何?这属于复盘历史。如果年扛过来了,年也应该有希望扛过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粮食生产在大灾之年获得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9亿吨以上”。是的,夏粮减产了,但是下半年又把形势扭转了过来,居然是丰收之年!当然,实话实说,“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棉花因调减播种面积和长江流域棉花主产区洪涝灾害的影响,产量为万吨……”洪水当然很可恨,不过,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太能折腾了,居然在大灾之年翻盘。回忆一下年,我个人确实没有感受到粮食价格上涨的压力,我的父母也没有对此讨论过。要查查储存粮家底而且,即使粮食产量有短暂的波动,比如,今年下半年可能遇不到年下半年那样的好天气,还有两个渠道可以救急:第一,储备粮库。第二,进口粮食。从年开始,国家按照“产区保持3个月,销区保持6个月,产销平衡区保持4个半月”的市场供应量要求,重新核定并增加了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大中城市还建立了满足市场供应10天至15天的成品粮油储备。今年4月,《财经》杂志采访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院长焦善伟,据焦善伟介绍,目前中国粮食储备充足,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粮食库存消费比超过40%,远高于17%的国际警戒水平。也就是说,储存的粮食是够了的。那么,有没有漏洞?如何堵?有漏洞!只说已经公开的新闻:年5月27日至8月2日,中央第一巡视组进驻中储粮进行巡视,巡视意见指出了中储粮基层腐败案件高发等问题,其中就涉及到粮食储备的质量问题。5月31日下午,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发生大火,共有78个储粮囤表面过火,储量4.7万吨。从而引发了中储粮黑龙江窝案,六成直属库涉案,罪犯密集程度触目惊心。图源:央视新闻最近有什么新闻?最近,一条短视频反映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肇东直属库租赁的收储库点——青冈荣昌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拍卖销售的一次性储备玉米存在质量问题。有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所以,一方面,我们固然要积极防洪救灾,另一方面也要开始查查储存粮方面的家底。粮食进口方面,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三大主粮的进口量仅占全国当年消费量的2%左右。简单说,进口与否对三大主粮没啥影响。比较有影响的是大豆:中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超过80%,进口量连续多年都保持在万吨以上。从目前看,美国、巴西、阿根廷的疫情形势都比较严峻,如果继续下去,价格恐怕有波动。总结以上,虽然有洪水泛滥,但是中国自平衡能力比较强,粮食够吃。要警惕洪水,但也不要自己吓唬自己洪水对投资有什么影响?各位,今天水利建设相关指数大涨啊,还有农业种植、林业、农产品加工……为什么?很简单。既然洪水凶猛,肯定要调动一切和水利建设有关的资源,这是公共开支,也是相关公司的收益,等于说支起一个口袋,钱哗哗往里面流,有活干,有销售,自然就有收益。抗洪完毕,还要兴修水利工程,冲垮的要修复,不够规格的要提高规格等级,这后面都是工作机会、税收和公司的收益。资金是最聪明的,所以哗哗哗就冲进去了。至于农业种植、林业、农产品加工等公司,因为受灾区域部分同类公司受洪水影响都没法运转了,不在受灾区域的公司实际上获得了一批新客户。短期内,粮食、肉类或有短缺,不说涨价,去库存对公司也是利好啊,何况未来有一定的涨价预期。我们祈愿洪水早日退去,也不愿意看到任何公司因为洪水而受到影响,不过,洪水既然已经开始泛滥,我们其实无法阻止资金的选择和流向,投资就是这么理性而冷酷。回到宏观层面,因为年洪水的教训,中国诸多区域、城市其实已经大搞了一轮水利建设,现在各个地方抗击洪水更加有章法,有技术含量了,比如在武汉就有几个完成了海绵城市工程试点的片区,其实没有什么积水。面对洪水,大城市、重点城市、重点区域,问题不大。在一些相对偏远的区域,或者在一些乡村可能还存在水利建设不足的问题,不过,现在的整体应对能力和调配水平也已经大大提升了。有网友说得很好,我直接引用一下:“(今年)设施、物料、人员、实施能力的完备性远好于98年,危险的决定性的取舍似乎还没用提出的需要(比如分洪),抗洪动员对正常的经济活动的影响也明显小很多。特别是干流的保安全能力大大提高”。一句话:要警惕洪水,但也不要自己吓唬自己,如果不在需要防洪抗洪的城市、区域,面对洪水其实不妨多点经济学思维,或者谋划一点投资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