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山究竟有何魅力陶弘景顾况不愿为官,隐

2023/9/17 来源:不详

本文乃“初遇穿白色衬衫的你”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在我国历史上,有个被称作“山中宰相”的隐士,他就是南朝梁武帝时的著名道教学者、医学家、文学家陶弘景。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他在齐时曾官至左卫殿中将军(侍卫皇帝的将领),他看透了宦海中的险恶和官场中的腐败,渐渐厌倦了官场生活,在永明年间毅然上表辞官,隐居在句曲山(今江苏茅山)中,抱着“一事不知,则以为耻”的态度,精研学问,专于著述。陶弘景在辞官之后,齐高帝觉得可惜了一个人才,曾多次派人请他出山为官,都被他一一挡回。

陶弘景于曲山隐居

齐高帝觉得不可理解,就下诏问他“山中何所有?”陶弘景赋诗答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齐高帝看了这首答诗,明白了陶弘景的意趣、志向和心绪,知其不可回转,只好深深叹了口气,由他在句曲山住下去了。后来,萧梁代齐,梁武帝萧衍登上大宝。他曾见过陶弘景的诗文书画,很看重他的人品,更赏识他的学问,便传话给陶弘景,让他出山做官,同样被其婉拒。梁武帝误以为自己求贤的方式不够妥当,便亲书一信函,特命两位重臣会同当地的官员带上重礼一起去见陶弘景,谁知他仍不为之所动。

梁武帝亲书一信函,命两位重臣去见陶弘

为了让梁武帝知道自己坚决不做官的态度,陶弘景当即作画一幅表明心迹:画面上有两条牛,一条牛在溪边的草地上悠闲地吃草,另一条牛却戴着笼头,被人牵了鼻子跟在那条牛的身后,还有另外一人拿着鞭子在狠狠地加以抽打。陶弘景在画上题诗道:眼前流水自悠悠,歇卧偷闲恋绿畴。笑看金笼牵鼻走,等闲落得用鞭抽。梁武帝看了陶弘景的画和题诗,明白了他的心迹,不再勉强他出来做官,但朝中有什么大事、要事难事,邮要派人到句曲山中征求陶弘景的意见。从此,历史上便留下了“山中宰相”的美称。

流水悠悠

说来有趣的是这座句曲山似乎与隐士们格外有缘。到了唐代,又有一位不愿升官的人隐居到这里,此人就是中唐诗人顾况。顾况(~),字逋翁,苏州海盐(今浙江省海宁县)人,唐肃宗至德年间进士。唐德宗时任著作郎之职(主管著作局,负责修撰文字等事)。他的为人如同他的诗一样,质朴无华,不加掩饰,从不媚上,常常鄙视朝中权贵,曾作《海鸥咏》一诗讽刺当朝权臣,被贬为饶州(今江西省波阳县)司户(辅佐县令掌管户口之事)。不久,他愤而辞官,跑到句曲山中做起了隐士。

顾况被贬为饶州司户,愤而辞官,隐居曲

当时的宰相知道顾况的情况后,觉得可惜了这个人才,便要擢升他的官职。经过宦海浮沉的顾况早已厌倦了勾心斗角的官场生活,很想去过平静无忧的平民日子,就谢绝了宰相的好意,并写诗答复说:四海而今已太平,相公何用唤狂生。此身还似笼中鹤,东望瀛州叫一声。诗中的瀛州为传说中仙人所居的山名。经历了仕途坎坷和生活磨难的顾况虽然隐居在山中,仍觉得有所束缚,希望不要有人再来打扰,使他能过上像神仙那样的生活。当然,这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不过,顾况到底打定主意在句曲山中隐居下来,世称华阳真逸,成为后来许多厌倦官场的人们常常谈论的一个话题。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60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