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鄱阳,体验水岸南山桃花醉,腊肉藜蒿

2023/3/12 来源:不详

01前言

美食是所有人都喜欢吃的食物,一说起美食,相信在大家的脑海中第一浮现的应该就是自己家乡的美食了。几乎在全国各地都会一些属于自己家乡特色的美食,比如贵州的鱼腥草,长沙的臭豆腐,西安的肉夹馍,等等大同小异,这些美食的味道都十分的要好。那在我的家乡也有着许多的美食今天就来说一下藜蒿炒腊肉这一美食。说到这个藜蒿炒腊肉,就不得不提起,这么一首诗了。“大雁一飞长空远,白鱼冲浪碧波长,水岸南山桃花醉,腊肉藜蒿家家香。”这其中的藜蒿,就是我们江西鄱阳的特产。而用藜蒿来炒腊肉是鄱阳人民最常用的做法,并且在年北京奥运会时期,这道美食还入选了“奥运菜单”。藜蒿炒腊肉也因此成为十大赣菜之一。

藜蒿炒腊肉

02藜蒿

藜蒿又名蒌蒿,芦蒿,是一种生长在湖边的野生草本植物,后经过人工培养成营养丰富,吴炳海的特种绿色植物。藜蒿一般在春季收获,现风行于沿湖及长江流域如南昌南京等地。这道菜最早是生活在鄱阳湖边的渔民发明的,因其烹饪后具有一股特殊的水草清香,慢慢传入南昌百姓的餐桌,成为南昌的一道名菜。有一句话叫做:“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碗里的宝”从这句话就能感觉到藜蒿炒腊肉这道美食的美味。

藜蒿炒腊肉

03做法

藜蒿炒腊肉的做法也十分的简单,准备好藜蒿克、腊肉克、红干椒数只、蒜瓣3颗左右,喜欢吃辣椒的可以多放点。首先把腊肉放入锅内蒸10分钟,之后切片备用。藜蒿摘除叶子,去到根部老杆洗干净,摘成一寸半左右的段,蒜瓣剁碎,干椒稍切断。随后就用大火把锅烧热之后倒油,先将蒸好的腊肉放入锅内进行煸炒,再放入蒜末,辣椒,以及姜片,进行翻炒至腊肉成熟。随后加入藜蒿进行翻炒就可以了,翻炒几分钟后加入少许的盐就可以出锅了。喜欢吃辣的可以多放点辣椒或者放点老干妈的辣酱来提升鲜味。这种做法,咸香柔软的腊肉,和藜蒿特立独行的香气相结合在一起,吃起来十分的有味。不仅如此藜蒿也可凉拌或炒食,嫩茎及叶作菜蔬或腌制酱菜。

藜蒿炒腊肉

04历史故事

一、

而在这道美食的背后也有着三个小故事,据传晋代道教师和治水名家许逊本是南昌人,曾经任命过旌阳县令,后弃官返里。刚好碰上彭蠡湖发生水灾,彭蠡湖也就是后来的鄱阳湖。许逊便下定决心要为民治水,足迹踏遍湖区各地。一年开春,许逊来到彭蠡湖一个地势险峻的地方来视察灾情。不料却遇上狂风暴雨,湖水大涨,许逊被困在此地好几日。当时许逊身上带的干粮几乎吃完了,只剩下了一点点的腊肉。在这种情况下,许逊突然发现在湖边长满了一丛丛的藜蒿草。于是,他随手摘取了一些嫩茎,试着与剩下的一点腊肉烹制,谁知,这藜蒿不仅能吃,且清香扑鼻,脆嫩可口。

许逊

二、

元朝末年时期,朱元璋跟陈友谅为争夺天下,在鄱阳湖对战了十八载春秋。也是在一年开春之时,朱元璋被陈友谅的军队困于康山草洲半月,朱元璋船上的蔬菜几乎全都吃完了,军队的士兵食欲大减,士气也降低了不少。正当所有人为此发愁自己,忽然发现草洲旁长一种碧绿的野草,就随手摘取了一根嫩茎嚼了一下,觉得味道十分的不错,随后就让军队的士兵摘取了许多的野草,去其叶,择其茎,与军中仅剩的一块腊肉皮同炒。当这道香飘四溢的野蔬端上桌后,朱元璋食指大动,吃后连声叫好,精神振奋,后来一举挫败了敌军。朱元璋大喜,遂赐名此草为藜蒿

朱元璋

三、

唐代中期,颜真卿被贬来到了饶州任刺史,一次发现不少的民妇从湖州采摘上来许多的碧绿的野草,颜真卿感到十分的奇怪,便打听了一番,得到的回答是,这种野草是一种名叫的野草。颜真卿顿时想起《诗经》中的诗句:“于以采蘩,于沼于。”他知道蘩的称呼是古名,当时已经叫白蒿。随后有问其缘由,民妇回答到:“蘩草的根富含淀粉,可以帮助度过春荒”。颜刺史听过之后,深深地感叹了一句:“看来此草名不符实,依我所见,不如称作藜蒿。黎者,众也,众人喜爱的野蒿。众人一听,齐声叫好,从此,白蒿在鄱阳一带便改做藜蒿。

颜真卿

05结语

由此可见,藜蒿炒腊肉这一美食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且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38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